安全合理用药主要是指:根据病情、病人体质和药物的全面情况适当选择药物、真正做到"对症下药",同时以适当的方法、适当的剂量、适当的时间准确用药。注意该药的禁忌、不良反应、相互作用等。本期老百姓大药房的执业药师向读者简单的介绍一些安全合理用药的常识。
患者自身的原因
1、在购买和服用非处方药物前,不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
2、用药过程中不按医生要求检查血药浓度、肝肾功能等。
3、长期用药。长期用药极易发生不良反应,甚至发生蓄积作用而中毒。
4、把医嘱“每日四次”,简单理解为一日三餐加睡前一次用药。
5、从不检查药品有效期,对过期药品舍不得处理,或随意丢弃。
6、出现头痛、发热、腹泻、外伤时,自行服用抗生素。
7、为了提高“保险系数”,任意延长抗生素使用疗程、随意合并用药。
8、“以毒攻毒有奇效”,滥用有毒中草药治疗疾病。
9、“进补强身”观念过分深入人心,不仅中药补,而且西药也补。
10、不按要求减药或停药:例如当停用糖皮质激素或减药过速时,会产生反跳现象。
药品因素
1、药物本身的作用:如果一种药有两种以上作用时,其中一种作用可能成为副作用。如:麻黄碱兼有平喘和兴奋作用,当用于防治支气管哮喘时可引起失眠。
2、药理作用:有些药物本身对人体某些组织器官有伤害,如长期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能使毛细血管变性出血,以致皮肤、黏膜出现瘀点、瘀斑。
3、药物的质量:生产过程中混入杂质或保管不当使药物污染,均可引起药物的不良反应。
4、药物的剂量:用药量过大,可发生中毒反应,甚至死亡。
5、剂型的影响:同一药物的剂型不同,其在体内的吸收也不同,即生物利用度不同,如不掌握剂量也会引起不良反应。
|